在金乡县,随着春天的到来,就业政策的暖风也随之吹起。最近,金乡县的就业驿站惠民助民活动正在火热开展,这个举措不仅为当地大众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,更是以“家门口”的方式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转型发展的红利。正如马庙镇的一个小故事所展现的那样:付巧云,来自汤庄村的普通村民,曾因家庭原因无法外出务工,但如今在就业驿站的帮助下,她不仅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,每月收入超出了自己的预期。
付巧云感慨道:“两年前,我通过就业驿站找到大蒜车间工作,现在每月能领到四千多元的工资,真的很满意。”这样的真实案例在金乡县屡见不鲜,得益于当地大蒜产业的独特优势,金乡充分发挥了自身的资源禀赋,通过就业驿站搭建起了有效的就业桥梁。 近日,在马庙镇蒜通天下产业园,众多村民积极参与咨询和交流,场面相当热闹。
金乡县作为“中国蒜都”,致力于将农业带动就业。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肖振介绍,金乡县已经为大蒜产业培养出超过5000名技能人才。通过“技能培训”、“岗位对接”等多样化的就业模式,他们不仅提供了传统的劳动岗位,还积极拓宽了灵活就业、创业发展的渠道。在大蒜深加工的泥土中,金乡不断培训新型职工,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。
为了进一步提升农民的就业能力,金乡县进行了订单式、定向式等多种模式的探索,确保每位求职者都能够找到适合的工作。这种“订单式”的招聘模式不仅帮助企业解决了招聘难的问题,也让更多农民找到了心仪的职位。通过技能竞赛等方式,金乡还制定了多个工种的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,借此提升技能,提高录用率,最大程度地减轻了群众的就业压力。
而随着“互联网+”的发展,金乡县还积极开展电商培训,帮助村民在数字经济中找到新的机会。例如,一些年轻人在培育电商能力后,回身就能借助大蒜产业开店创业,推动了整个乡镇经济的发展,形成了“线上+线下”的良性互动。正是这样的积极探索与尝试,让金乡县的就业服务体系愈加立体化,不断向更深更广的层次迈进。
展望2024年,金乡县的目标更加明确。肖振透露,他们希望打造一个“商居和谐”的便民服务圈,让更多人能在家门口实现就业。据悉,金乡县已经构建起多个便民服务中心,在“一刻钟”内为群众提供各类服务,预计将会为8.61万人提供就业机会。
这样深入人心的策略,既解决了不少家庭的经济问题,也为金乡的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劲支撑。无论是在蒜田里忙碌的古老身影,还是在就业驿站积极咨询的年轻人,金乡县的每一个努力,都在为谋求更美好的明天添砖加瓦。这些莫大的成就,不仅是对金乡人民辛勤劳动的回馈,更是经济发展、民生改善的必然结果。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,看着身边越来越多的笑脸,金乡县无疑在以实际行动践行着“家门口就业”的承诺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